不知不觉已与你相恋两年,至今仍在热恋。
如果你对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非常了解,那么你在亲眼目睹她的一切时,就像面对一位暗恋多时的心上人,零距离接触并不会损伤她的魅力,反而在相处中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敬意和爱意也更深了,因为你们已相遇了太久,生命也连在了一起。我对巴黎就是这样的感情。
在我真正探访巴黎之前,她早已通过波德莱尔、雨果、左拉、莫奈和伍迪·艾伦的描绘,深深刻入我心中了。
说来也巧,小时候胡乱捡起的第一本外国文学便是法国文学经典——《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 Alexandre Dumas fils, 1848),其时,玛格丽特超凡脱俗的女性形象和巴黎的奢华生活场景给我带来不小震撼。后来又读《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Victor Hugo, 1831),但翻不过两页便把书合上了,可能年纪小,大篇幅的全景描写读起来只觉佶屈聱牙,纠缠不休;况且,千里之外的巴黎与我又有什么相干?
倒是在印象派大师的画布上,我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巴黎的诗意与浓郁,从此为之着迷。
巴黎的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明显特点,大巴黎内部圈出了一个小巴黎。第一次去巴黎时,选择从何处开始游览,得下一番决心。当时我与好友一放下行李就往第一区奔去,毕竟几个世纪以来那里都是法国的脉搏、巴黎的心脏。然而,刚出协和广场地铁站,在杜乐丽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的入口处,我们就吃了一记巴黎特产——以求助为名行扒窃之实。这种伎俩在巴黎非常有名,通常是一堆年轻女孩或妇女,声称为了帮助弱势群体,专请游客帮忙签名及捐钱。在一个人和你说话的同时,其他人的手可能已经伸进你的包包里了。虽说我们已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诚然,当我们真正踏足巴黎的时候,会发现巴黎治安不佳,地铁脏脏旧旧,小巷子里常弥漫着流浪汉留下的尿骚味,一群又一群鲁莽的游客麋集晃荡。可我仍然觉得,能愉快地感到生活逍遥自在的地方,莫过于巴黎。
巴黎的大街齐整、名贵、讲究;杜乐丽花园里的绿色椅子自由、轻松、随意走动,有些两两作堆窃窃私语,有些围在一起高谈阔论,还有些独处冥思。这些街道和椅子就是法国人自己,矜持浪漫又哲学。
从容身的建筑到餐桌上的食物,巴黎以她各种形式的美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出色地证实了生活的逍遥。她用一颗博爱包容的心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由不羁、特立独行的灵魂。那些闪闪发亮的名字雕刻在巴黎的空气中,石板路上,小酒馆里。他们那些独立超前的思想,或伟大或不足道的行为,渗透进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那个衣着朴素挤地铁的阿姨是研究帕斯卡的专家,那个躺在地上的乞丐是乔治·布拉克的忠粉,那个涂着暗红唇釉的少女是波伏娃的批判者,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的见地并能和谐并存。巴黎为每种特殊需要都留有余地,她的一切都向每个人开放。这就是巴黎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也是巴黎人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如果你想生活得自由愉快,到巴黎去。